close
班上電視的第一集-踢走沈葦

感想:這老師演的真賤......阿!!
片頭

共犯結構

最可怕的是
你們是共犯結構裡面的一份子
而你們都不知道。

好文摘要:

"或許這就是東西方文化最大的差異吧。西方文化像是個小孩,他們對於過去的否定與叛逆把他們導向了未來;而東方文化像是個老人,對於道統的依恃與對自身不容懷疑的威嚴把我們牽扯回到過去。因此,當外國人不斷的否定自己的道統,質疑自己的神,進而創造出文藝復興,創造出科學。工業。資訊種種現代文明時,我們卻還現在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。。。君臣父子。尊師重道那個胡同繞不出來。" 

"小時候,我好想背著大大的書包去上學。我以為我會在學校學習思考。體會。尊重。分享,好讓我更懂得享受生命所賦予我的一切,更懂得熱愛這個世界。直到我開始上學之後,我才明白我想錯了。他們說,教育就是競技場,而讀書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的爭奪戰為了保持領先,我們放棄了思考。體會。尊重。分享,開始學習平庸。冷漠。虛偽。貪婪,我已經不想再繼續長大了。當我們不在保有孩子的純真時,青春。歡笑。自由與想望也就遠離了,我們彼此責怪。互相憎恨。鬥爭。殺戮。。。。。直到我們徘徊在黑暗與荒蕪裡,直到無助的吶喊與哭泣淹沒了我們。我要明白地告訴每一個人,是我們的平庸。冷漠。虛偽。貪婪讓生命變成一連串失去純真的過程。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親手種下死亡的種子,讓腐敗在自己的內在萌芽,茁壯。是我們自己澆水灌溉,眼睜睜地看著我們在腐敗中失去自己,在腐敗中失去一切。" 

"你為什麼為什麼要喚醒他,叫他承受這些他承受不了的痛苦?"

"他本來可以懵懵懂懂長大的,是你把他害死。。。。"

 心得:
很少有書,讀完之後,會有感想,感想如同泉水一般湧起冒出,好像不發表一下,心裡會不舒坦會不痛快;更少有書,讀完之後,若有所思,好像想說什麼發表什麼,但很難說出口,宛如心底最深沉的痛。 我很敬佩小傑的勇氣,或許他只是胡鬧,但卻讓我敬佩不已。

曾經,我也是國中。高中生,或許他遇上的狀況,我也曾經參予過,但我已是被體制化的學生,我認同所有體制化的思想,即使我以為我有所不同,但在小傑面前,我知道我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。 不滿,很多人都曾經有過,但舉發站出來。說出來,卻沒有人辦的到。曾經我以為這是國人的特性,但有沒有可能,這就如同沈葦說的,我們的教育教導我們的,只是如何讓我們平庸。冷漠。虛偽。貪婪,所以我們學習對抗不一樣,學習對抗所有觀念與我們不一樣的份子。

錯,或不錯,也許我們都無法定奪,只是,教育讓我們知道異類份子,就是要踢除。

 故事的開始,很有趣的來自於上課看漫畫,也許被體制化的學生,會覺得他活該。他頑皮所以被罰坐在教室外面,他不專心,所以從一天快演變為無期徒刑。之後,家長發現這事,鬧上新聞,之後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的是非對錯,折磨著主角的心靈。

 我覺得作者很有趣,將這樣如芝麻綠豆的小事,越扯越大,越扯越寫倒他想講的主題。

作者已經是當爸爸的年紀,但歲月好像不曾在他的心靈留下痕跡,感覺他的心,還活在頑皮故事集的年代,還活在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年代。記的有次他上沈春華的節目,他說到有次他的孩子對他說,我可不可以不寫功課,可不可以不唸書,結果他很率性的說,好啊那你就不要唸書不要寫作業,他孩子嚇到,之後開始找人商量,問他奶奶意見。結果作者的母親罵作者說,"你真是笑死人,我都讓你唸到醫學院,你居然不能讓你兒子唸書?"這段讓我發笑,感覺那個頑童還在,甚至還沒長大呢!更好笑的在後頭。結果幾天過後,他兒子跑來跟他說,"爸爸,我有件事情要跟你商量。"作者嚇到,他兒子長這大第一次說有事要跟他商量咧!作者連忙問有什麼事,結果他兒子認真的說他要唸書,也要寫作業,結果作者反變成孩子的角度問說為什麼,兒子卻對他說了一堆唸書的好處,作者笑道,你說的跟校長老師說的那些話有什麼不一樣? 

之後,他兒子就不曾對他抱怨作業。唸書。 

教育改革,這種東西我永遠都搞不懂他在做什麼,但或許真正的教改,就如同作者透過角色所言,教改,教改,只有用大人的角度去改革的教育,永遠都將是大人期望的教育。如果不是能撼動大人世界的力量,那將永遠都無法真正改善。 

就如同主角寫的<<爲什麼要記大過??>>,記大過的原因到底重不重要,我覺得不是很重要,實質上的原因也只不過總結幾字,"擋人財路"。 學校體制的社會,或許沒有像書中一般這麼討厭,抹黑汙賴,但也或多或少有點在上位者在下位者的味道,直到大學,我才能體會到對等的自由,但這自由對早已體制化的我而言。卻只是讓我更顯的平庸,讓我更不知所措,如同被關久的鳥,忘了怎樣飛而已。

 這也讓我想到沈葦的母親,他罵主角小傑,說為什麼要讓他醒來,為什麼不讓他懵懵懂懂的長大,我邊看邊覺得好笑,小傑說不出話來辯白(或許他認為不要辯白?)但我想請問的是,如果讓他這樣懵懵懂懂的長大,對他就是好的嗎?或者,那只是對他母親的好,而非對孩子的好?他母親能保證,就算主角不喚醒他,他能夠懵懵懂懂不了解的長大?又或者成為一個平庸的大人,對於他本人而言是件好事?

 成長,讓人變平庸,也讓人忘了作夢。

曾經,我在知識+看到一則問答,問者問道,為什麼他想開一間店有那麼多人要看衰他?或許以前我有答案,但今日我有更好的答案。
因為他遇到一群被體制化的平庸人。

 因為平庸,所以不敢作夢,也以為作夢的權利早已遠離自己。
其實,並非作夢的權利遠離自己,卻是自己遠離了作夢。
 

想講的話太多,太多,我想,如果有興趣的自己去看書。
而我,我也想再讀一遍,我想讓自己懂得作夢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teryo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